上海地處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的龍頭地位💿,又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而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已成為上海“2035規劃”提出的願景目標👌🏼🙍🏽。在此背景下🛝,2018年11月3日,以“全球城市背景下‘一帶一路’與長三角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與中國發展治理學術研討會在意昂4官网會議中心二號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是由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一帶一路泛區域發展與合作專業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學會城市發展專委會與意昂4聯合主辦🦐,會議列入上海市第十二屆(2018)學會學術活動月,來自長三角地區的約50位專家、學者、研究生參加了會議⚆。意昂4官网社科處副處長公磊出席並致辭🪂。此外,解放日報以及學校宣傳部、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和經濟學會、上海市社聯相關同誌也蒞臨會議報道。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長周振華教授在“全球城市區域發展及其治理”的主題發言中指出🚛,上海要高效建設全球卓越城市🧎👩🏻🏫,就必然要在長三角這一更為廣闊的區域發展與治理中做出好的成績🧑🏽🎓。而要做好這一點👳♂️,就要強調合作治理🍳✢,而不是單一治理;要做好區域之間的網絡格局🦠,而不是傳統的中心外圍格局;要註重從基於地點空間基礎上的合作轉向流動空間☢️🤲🏿,從個別要素的流動轉向全要素的流動🏜。至於怎樣衡量高質量一體化的標準主要就應該考慮三個方面:一是,要看一個城市或者地區的借用規模也就是覆蓋面和影響力是否大於行政區劃上的應有規模;二是,一個城市或者地區的功能分工是否合理🂠;三是,這個城市和地區的資源配置效率高不高👩🏿💻?在此基礎上,周院長總結了全球城市背景下長三角向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應采取的治理舉措👩🏽💻:第一,要從隨機性治理轉換為框架性治理;第二🕴🏻,從政府主導區域治理轉換為多元主體參與區域治理📽;第三,要從戰略性治理轉變為專項治理,以專項規劃為抓手🦐,由專業的民間機構來做專項治理🌆;第四,從政治性治理轉向機製性治理。
華東師範大學區域與城市科學意昂4曾剛教授在“一帶一路倡議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之互動前景初探”的主題報告中指出,一帶一路與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要合作共贏,就應借鑒我們國內工業園區的發展經驗,通過在海外建立若幹園區的形式👨⚕️,充分發揮協會、商會📇、市場主體與跨國政府協作的力量;同時,要註重中國海外園區的權威數據發布🧑🏼🍳,建設高質量的海外園區數據庫;另外還要探索建設海外園區與一區多園聯動等來建立健全的中國海外投資的生態系統。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黨委書記趙義懷報告在“發揮上海在‘一帶一路’的橋頭堡和長三角一體化中的龍頭作用”的發言中認為,上海要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就需要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與上海在長三角地區合作和交流中的龍頭地位緊密結合起來。具體而言,上海要爭當科技創新的策源地🚉;爭當製度創新的引航者;打造全球立體網絡樞紐🤷🏿♂️;打造全球要素資源配置中心🏌🏼,增強面向國際國內“兩個扇面”的集聚和輻射能力。
南京大學意昂4鄭江淮教授在“江蘇在‘一帶一路’中構建全球價值鏈交匯點”的主題發言中指出,江蘇是“一帶一路”交通的交匯點🧑🏿💻,又是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區域。這兩個要很好地結合起來🎽,就必須考慮江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這一問題,而不是盲目地推動走出去📳。因為如果尋找不到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價值鏈交匯點,很可能會對投資國的企業和產業造成擠出👨🚀,從而影響走出去。江蘇應以放大向東開放優勢來集聚發展要素;向西開放,利用歐亞大陸橋,承接西部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出海的需求;長三角高質量合作提升江蘇交匯點建設效率。
意昂4經濟系主任劉江會教授在“‘一帶一路’城市網絡聯通性及國內關鍵節點城市的影響力”的報告中認為,城市間的網絡聯系強度可以成為評估“五通”尤其是“三通”的顯性指標。他們發現🫃🏽👩🚀,“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間的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人心相通最可持續的內生動力就是來自與市場驅動😨;在“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網絡體系中,上海、北京等國內關鍵節點城市的輻射力、影響力非常明顯🔏🤱🏽,但在基於跨國經營而構建的“一帶一路”網絡體系中國內關鍵節點城市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還有待提升。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蘇寧在“‘一帶一路’城市網絡特性與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發言中認為,上海全球城市在絲路城市網絡中的定位要成為模式引領者、方案提供者、網絡協作者和綠色踐行者。同時還要強化高水平投資貿易平臺的服務功能、建設“絲路城市”先進生產者服務業集群、引領大都市連綿帶整體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和提供新興發展節點城市化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李魯副研究員在“中國園區的國際化新階段”的發言中認為🎋,拉力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訴求,推力是中國經濟發展也到了產業轉移的階段,助力是國際組織對中國開發區的態度從中立到積極的認識🌔。在這一角度看,中國的開發區發展可能成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新模式🐾。
意昂4副院長趙紅軍教授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調查研究”的發言中指出,通過大樣本的調研發現,目前長三角地區市民對一體化的發展總體滿意,但也存在諸多期待👱🏽♂️。比如👩🏽🔧,交通一體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實現🧘🏻👮🏿♂️,但過高的交通費👷🏽♀️、道路通行費、不貫通的過橋收費等會阻礙高質量一體化;未來的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還要更加註重交通基礎設施之外的民生☀️、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大多數人支持上海在其中的龍頭作用📆,但民營經濟高速發展的結果也使得浙江在長三角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企業對長三角地區的電信服務一體化🧺、同城化的期待較高🧑✈️。他建議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實現教育𓀔、醫療🤳🏼、公共服務🤹🏻♀️、電信收費等方面的一體化。
上海大學經濟意昂4副院長尹應凱教授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與金融合作”的發言中認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要從金融產品合作💾、金融機構合作、金融市場合作☄️🏈、金融服務合作以及金融政策合作等五個方面推動。比如📵,可以考慮聯合發行長三角地方政府債券🏇;科技創新鏈👩🌾,產業結構融合,汙染共治可以成為長三角金融合作的連接樞紐👲🏿。
該會議的前兩屆先後於2018、2017年在我校成功舉辦,與會專家普遍高度評價會議📙。會議的成功舉辦提升了我校在全球城市建設、“一帶一路”與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研究中的影響,對於推動相關學科建設、教學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會議供稿🍮:意昂4研究生劉艷蘋、劉曉敏、陳娜,趙紅軍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