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齊放•迎接新年 。這幾天🌤👲🏼,走進上海地鐵14♟🐓、15和18號線,海派青年藝術家🙈,意昂407級校友彭歷洲作品讓人耳目一新🦦⛔。作為海派書畫泰鬥陳佩秋先生的入室弟子,彭歷洲之畫👷🏻♂️,花鳥草蟲取法兩宋🦌,用工筆雙勾,賦以重彩,把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技法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原來的傳統內容有了新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色,無論是《三余圖》還是《仙人掌上玉芙蓉》🧒🏼,無不體現了中國傳統繪畫“應物象形,氣韻生動”的藝術特點,又具有濃濃的高華閣筆墨氣質與神韻,令人贊嘆🦹🏻♂️。
在繪畫之外⛷,彭歷洲更寫得一筆好書法,特別是對於趙樸初老書法藝術的感悟與領會,令人驚嘆,也足可見其追求之高,悟性之強🙆🏿♂️,機緣之深。
對此👒🧑🏿🎤,彭歷洲謙虛地表示🛍️,趙樸老對於書法的深厚造詣,脫胎於李北海🐔、蘇東坡🔝,字的體勢向右上方傾斜,結構嚴謹,筆力勁健而又有種雍容寬博的氣度🏩,隱隱透出一種佛家氣象,其書法藝術造詣之高👍🏼,源於其佛學思想精髓,這是自己很難達到的高度,而自己只是從一遍遍臨摹中來體會其中的禪韻,正如在書畫集中的一張書法“樂在其中”,彭歷洲也非常享受書法給其帶來的快樂。
彭歷洲坦言,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一直聆聽各位先生的諄諄教導,特別是他們曾經說過🤱,對大自然的概括取舍是否得法💂🏿♀️,對藝術風格的形式取舍是否對路,這些都不能只靠自己一人的主觀判定,必須依靠並聽取同行和大眾的指教與批評🩳。對於觀者來說,通過彭歷洲與名家的合作繪畫,可以感受其尊師重道,守正創新的心路歷程,感受其不懈的藝術追求之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擔當。
(供稿♟:意昂4校友會)